2025 年二氧化碳當量計算、排放因子及全球比較

by  
AnhNguyen  
- 2025年4月29日

In 2025,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CO₂e) has become a cornerstone metric i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As businesses worldwide strive to meet stringent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standards, understanding CO₂e is […]

2025年,二氧化碳當量(CO₂e)已成為永續發展報告的基石指標。隨著全球企業努力滿足嚴格的 環境、社會與治理 (ESG)標準,了解二氧化碳當量對於準確 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會計與氣候戰略制定。本指南深入探討了二氧化碳當量的細微差別,提供了有關其計算、全球排放趨勢和企業實際應用的見解。 

了解二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當量:有什麼不同? 

二氧化碳 是一種溫室氣體,主要透過化石燃料燃燒、工業過程和森林砍伐排放。它是人類活動產生的最豐富的溫室氣體,也是比較其他溫室氣體影響的基準。 

二氧化碳當量 (二氧化碳當量)另一方面,是一個更廣泛的指標。它根據各種溫室氣體(例如甲烷 (CH₄)、一氧化二氮 (N₂O) 和氟化氣體)相對於二氧化碳的相對全球暖化潛勢值 (GWP),將其影響匯總為一個單位。這種方法簡化了報告並幫助決策者和企業確定行動的優先順序。 

雖然 CO₂ 僅專門測量二氧化碳,但 CO₂e 可以全面反映一家公司或一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例如,100 年內甲烷的 GWP 是二氧化碳的 25 倍,這意味著 1 噸甲烷對氣候的影響與 25 噸二氧化碳相同。因此,CO₂e 計算可以更準確地評估環境影響。 

例如 排放1噸CH₄相當於排放25噸CO₂,即25噸CO₂e。 

燃气  全球暖化潛勢(100年) 
二氧化碳  1 
CH₄  25 
氧化亞氮  298 

主要區別: 

  • 范围 CO₂ 單獨測量二氧化碳; CO₂e 包括所有主要的溫室氣體。 
  • 目的是 CO₂e 用於全面的氣候影響評估。 
  • 應用: ESG 報告、碳核算、碳交易機制和監管合規標準更青睞 CO₂e,因為它具有整體視角。 

理解這一差異對於準確 溫室氣體清冊、永續發展策略制定以及滿足氣候揭露要求。 

二氧化碳當量計算公式:逐步指南 

計算二氧化碳當量涉及使用各自的全球升溫潛勢值將各種溫室氣體排放量轉換為二氧化碳當量。一般公式為: 

二氧化碳當量 = Σ(溫室氣體質量 × 溫室氣體全球暖化潛勢值) 

在哪裡: 

  • 溫室氣體質量 是每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 溫室氣體全球暖化潛勢 是每種氣體相對於二氧化碳的全球暖化潛勢值。 

例如 如果某公司排放2噸CH₄和1噸N₂O: 

  • CH₄:2 噸 × 25 (GWP) = 50 噸 CO2e 
  • N2O:1 噸 × 298 (GWP) = 298 噸 CO2e 
  • 總 CO2e = 50 + 298 = 348 噸 CO2e 

透過這種計算,企業可以將不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匯總為一個可比較的指標。 

2024 年更新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排放因子隨著科學的進步而不斷演變。 IPCC 第六次評估報告 (AR6) 更新了全球暖化潛力,影響了企業如何計算排放量。 

例如[1] [2]: 

  • 甲烷(CH₄):非化石燃料甲烷的 100 年 GWP 已更新為 27.0。對於化石甲烷,其中包括氧化為二氧化碳的額外影響,其 GWP 為 29.8。  
  • 一氧化二氮(N₂O):100 年時間範圍內的 GWP 已調整為 273。  

企業必須確保使用最新的 GWP 值並每年更新其內部碳核算方法。如果不這樣做,可能會導致報告過時、ESG 揭露不一致以及聲譽風險。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與轉換工具 

排放系数 是估算與特定活動(例如燃料燃燒或工業製程)相關的排放的係數。 

排放因子的主要來源: 

  •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 
  • 美國環保署(EPA) 
  • 英國政府(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 

轉換工具美國環保署的溫室氣體當量計算器可協助將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轉化為相關術語,例如道路上的汽車當量數量或家庭的能源使用量。 

各國二氧化碳排放量:2024 年概覽 

2024年,中國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居世界首位,貢獻12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緊隨其後的是美國,排放量為52.9億噸;印度、俄羅斯和印尼的排放量分別為31.7億噸、18億噸和14.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這些國家與巴西、日本、伊朗、加拿大和沙烏地阿拉伯一起,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很大一部分,凸顯了氣候挑戰的規模和緊迫性。 [3] 

主要經濟體的排放量如此之高,凸顯了全球團結努力的迫切需求。推動氣候行動、促進國際合作和推動清潔技術創新對於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和應對氣候變遷日益加劇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二氧化碳當量如何影響企業氣候目標 

CO₂e 是企業脫碳目標的核心。制定基於科學的目標的公司(SBTi) 必須測量並減少範圍 1、2 和 3 內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 

例如: 

  • 微軟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實現碳負排放,目標是在整個營運和供應鏈中減少絕對二氧化碳當量。 [4] 
  • 聯合利華將二氧化碳當量目標融入產品設計中,目標是在 2039 年實現淨零排放。 [5] 

準確的二氧化碳當量追蹤確保與《巴黎協定》保持一致,並提高要求透明度的利害關係人和投資者的信譽。 

實際應用:商業策略中的二氧化碳當量 

有效利用二氧化碳當量計算可以改變公司的永續發展狀況,並在碳意識型經濟中開啟新的機會。從合規性到投資吸引力,了解實際應用對於實現長期 ESG 成功至關重要。 

  1. ESG報告與合規: 公司越來越多地被要求以二氧化碳當量的形式揭露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遵守歐盟的 CSRD 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氣候揭露規則等法規。
  2. 碳足跡: 計算產品或服務的二氧化碳當量有助於企業識別排放熱點並制定減少碳足跡的策略。例如,一雙運動鞋的碳足跡可能為 14 公斤二氧化碳當量,其中包括原材料、製造、運輸和報廢處理。 [6]
  3. 供應鏈管理: 評估整個供應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使公司能夠讓供應商參與減排計畫。
  4. 投資與風險評估: 投資者使用二氧化碳當量數據來評估公司的氣候相關風險和機會。

案例研究:日本的減排成功 

日本環境省表示,2023/24 財年,日本溫室氣體 (GHG) 排放量與上一年度相比減少了 4%,達到 10.71 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歷史最低水準。 [7] 

這是日本自1990/91財年開始彙編可比較數據以來的最低排放量。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由於冬季氣候溫和,能源消耗較低, 
  • 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 
  • 以及核電廠的重啟。 

日本的進步凸顯了戰略能源政策、再生能源擴張和核能利用如何在維持經濟活動的同時為國家減排做出重大貢獻。 

Seneca ESG 為永續未來提供的智慧解決方案 

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需要個人行動和創新的商業解決方案。我們相信減少排放並不一定很複雜。借助正確的工具和見解,公司可以使永續發展可實現且切實可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高興推出 AERA 我們的創新解決方案旨在簡化並增強您邁向更綠色未來的旅程。 

AERA 是我們全面的碳核算工具,可以簡化 溫室氣體 (GHG) 排放 追蹤和報告。主要特點包括: 

  • 全球合規性: 確保您的資料符合溫室氣體議定書、ISO 14064 標準等。 
  • 自動排放計算: 簡化範圍 1、2 和 3 排放的跟踪,減少人工幹預的需要。 
  • 廣泛的排放數據: 存取包含最新排放因素的強大資料庫,以有效地找出並解決您的環境影響。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 AERA 如何幫助您的企業減少碳足跡並推動可行的永續發展的資訊嗎? 立即聯絡我們 並了解我們的創新工具如何為永續的未來鋪平道路。 

最後的想法 

隨著全球社會加強應對氣候變遷的力度,了解和利用二氧化碳當量指標對於企業變得至關重要。準確的二氧化碳當量計算使組織能夠有效地測量、報告和減少其溫室氣體排放,從而符合國際氣候目標並增強企業的可持續性。 

企業應該投資強大的溫室氣體會計系統,隨時了解不斷變化的排放因素,並讓利害關係人參與減排措施。透過採用二氧化碳當量指標,企業可以在轉型為低碳經濟的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参考资料 

[1] https://ghgprotocol.org/sites/default/files/2024-08/Global-Warming-Potential-Values%20%28August%202024%29.pdf  

[2] https://ghginstitute.org/2024/10/17/which-methane-gwp-value-do-i-use/  

[3] https://en.as.com/latest_news/earth-day-2024-which-countries-have-the-highest-and-lowest-carbon-footprint-n/ 

[4] https://techcommunity.microsoft.com/discussions/greentech/carbon-negative-by-2030-microsoft%E2%80%99s-bold-commitment-and-progress/4358191  

[5] https://exponentialroadmap.org/unilevers-journey-toward-net-zero-value-chain-emissions-by-2039/ 

[6] https://dspace.mit.edu/bitstream/handle/1721.1/102070/Olivetti_Manufacturing-focused.pdf  

[7] https://www.reuters.com/sustainability/climate-energy/japans-greenhouse-gas-emissions-fall-4-fy2324-record-low-2025-04-25/  

立即開始使用 Seneca ESG 工具包

監控投資組合 ESG 表現,自建 ESG 框架,讓商業決策更精準。

Toolkit

Seneca ESG

有興趣?立即聯絡我們

請填寫右側表單,或直接郵件聯絡我們:

sales@senecaesg.com

新加坡辦公室

7 Straits View, Marina One East Tower, #05-01, Singapore 018936

+65 6223 8888

阿姆斯特丹辦公室

Gustav Mahlerplein 2 Amsterdam, Netherlands 1082 MA

(+31) 6 4817 3634

上海辦公室

中國上海市靜安區銅仁路299號2604B室,200040

(+86) 021 6229 8732

台北辦公室

台灣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7樓,106414

(+886) 02 2706 2108

河內辦公室

Viet Tower 1, Thai Ha, Dong Da Hanoi, Vietnam 100000

(+84) 936 075 490

利馬辦公室

Av Jorge Basadre Grohmann 607 San Isidro, Lima, Peru 15073

(+51) 951 722 377